查看原文
其他

</UBB> 异端算法与数字桃源

常山山 ARTBBS
2024-08-30



zzyw《桃源》(Other Spring)展览现场,2023。点击文末左下角【阅读原文】,观看作品全部内容。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​​​​

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‍

“先锋派的传播技术转变为HCI(人机交互)和计算机劳动,这是另一个之前未被注意的、可供今天的激进先锋派实践的遗产......”

这是新媒体理论研究的前沿学者、计算机艺术家列夫·马诺维奇(Lev Manovich)在2003年电子期刊《Artnodes》上发表的《作为软件的先锋派 》(Avant-garde as software)一文中的一段论述。

他提到,“1920年代的激进视觉美学在1990年代变成了标准的计算机技术。这一技术被观者用来揭示视觉表象后的社会结构,发现新与旧之间的潜在斗争,为根本性地重建社会做出准备,并成为计算机时代的基本工作程序。”

从“武器到风格”,拓展为“从武器到风格与劳动工具”,马诺维奇让我们意识到,像超链接、Windows重叠视窗、GUI(图形用户界面)和三维数据的可视化,这些计算机系统中离散与聚合设计的典型单元,是怎样把倡导“新字体设计”的扬·奇肖尔德,阐明《新视觉》的莫霍利-纳吉和走向新建筑的柯布西耶,以及乔治·修拉、康定斯基、爱森斯坦等人的视觉创造整合其中的。

距今二十年的跨度,他的观察进一步确证为了既成现实,伴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,新兴、先锋的视觉美学创造,已不仅局限于成为修饰界面或者优化系统的视觉依据,而是被更为立体式、弥散式,不可见的运算中枢吸收,成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数据饲料,以及公共决策推演的重要逻辑构件。

作品《桃源》在《天人之境v3.0——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国际艺术邀请展》展览现场

时间轴拉回到当下,这一趋势在有着数字媒体、建筑设计和教育学多学科背景的艺术团体zzyw,2023年新晋创作的作品《桃源》(Other Spring)里有了新的表述意味。

以东晋陶渊明的名作《桃花源记》中的“桃花源”作为母题,超越传统的互联网框架,zzyw虚构了UNO(环宇网络观测者)、Other Spring(简称OS,桃源)和HAZE(迷雾计算)三种数字空间架构,组织起主人公焕误入数字桃源的经历。

UNO,一个由高级人工智能驱动的全视全能的自动化社会,通过数据收集、处理和机器学习实现自我优化。OS桃源则像是一个替代性的自治社区模型,在HAZE各种中间组件的加密保护之下,安然隐匿于UNO之中,同时又和UNO追求速度、效率和精确性的量化管理方式完全不同。

“OS并不抵制科技,相反,OS将计算视为必须以人类价值为导向的工具。其愿景是一个数字增强的社会,放大而不是抑制人类潜能的全谱系。”

zzyw在创作自述里引用纽约大学媒体文化和传播系教授亚历山大·R·加洛韦(Alexander R. Galloway)提出的“异端算法”(heretic computing)这一概念,来阐释设计OS的初衷。

“异端算法”可以理解为社会政治叙事中的故障、边缘、少数裔;机械系统中破坏、剥削、颠倒机械运行一致性的因素。对“异端算法”的关注,不是为了突出差错、小众与边缘化的异质性,相反,是通过将其置于过度数字化和非同类类比的形式之下,来探索技术系统外沿边界的极限。作品中脱胎于“异端算法”的OS桃源,近似于一种复归世界本源的提醒。

当普适计算 (Pervasive Computing),也就是物联网(IoT),这种弱化计算机的实体存在,专注于以智能化计算获取信息,最终达到和环境融为一体的人机交互模式的逐步实现。已投入使用的泛在计算(ubiquitous  computing)平台如Spitre、PerLa(一种用于普及系统的数据语言)和Microsoft Research的HomeOS(家庭自动化操作系统)......俨然消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。


zzyw作品《桃源》视频截图


“今天,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选择、解决方案和现成答案的世界里,但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循环。”

zzyw曾在2021年发表在Rhizome上名为《架构涌现|为什么我们要在美术馆里共同构建一个虚拟世界》(Architecting Emergence|Why We Should Build A Virtual World Together In An Art Museum)的文章里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,当普适计算全面介入现实管理所引发的副作用。这个例子来自纽约大学 AI Now研究院的研究,据称有越来越多的公司,运用人工智能算法来简化招聘流程,而不再由招聘人员直接招募员工。招聘官经由AI来明确招募人选的绝对标准,通过将应聘者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过的内容收集起来,导入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统计分类,以此来和公司的社交媒体账户进行比较,相似率越高的应聘者,入选的几率越大。

“软件根据过去的固定模式预测未来......收窄了限定条件,而非拓宽了视野。”在zzyw看来,那些代表性数据不足,或者有着特异性数据特征的人群,比如少数族裔、残障人士等,将被判定为无效样本,或者直接从候选群体中去除。这无异于用牺牲多元化的可能性来重复效益至上的循环怪圈。


作品《桃源》中UNO的空间设计图。图自www.zzyw.org

作品《桃源》中OS桃源的空间架构图。图自www.zzyw.org


当构成生活全貌的管理机制,变得如《桃源》中所虚构的UNO那样,由高度自动化的人工智能算法超体来集中运转,或许世界的原貌将逐渐被不断进行数据反刍的系统化生态取代。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OS是作为一次“意外”的计算故障而使主人公得到了进入奇异次元的门径。

暗合着“异端算法”的存在意义,同一路径上的超越是对模式的巩固,要从系统步入世界,面向的不仅是系统内部的突破,更多的是如何定义未知与边界,在代码和神秘之间,那些从未经历的差错,往往蕴含着连通世界的智慧。就像MIT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创始人马文·李·明斯基(Marvin Lee Minsky)曾说的,“智能不是任何单独机制的产物,而是来自众多各异的有能力的代理之间存在的一种受到管理的互动”。

《桃源》最终的呈现形式是视频,但涉及到的构成元素,融合了文学式的寓言书写、建筑设计的空间形构和数码艺术抽象虚拟的视觉特性,将数字媒体重新想象为一种链接多学科的实践载体。这无异于一次跨媒介的叙事实验,“观看”成为了一种认知参与,让对社会形态重构的探讨有了公共的视域空间。









/关于艺术家/


zzyw是一个基于纽约的研究向艺术双人组,由黄瓜(Yang Wang)和漆贞贞在2013年组建。它们生产软件应用程序,实时模拟,计算机游戏和批判写作,用来作为研究计算性在文化,教育和政治方面的影响。zzyw曾是纽约新媒体艺术家中心EYEBEAM的驻地艺术家、纽约艺术与科学中心先锋工场(Pioneer Works)的科技驻地艺术家,纽约独立游戏机构Babycastles的驻地艺术家,和纽约新美术馆文化和科技孵化器NEW INC的成员。zzyw也在纽约大学 ( New York University),纽约库博联盟学院(The Cooper Union) 任教教授模拟,游戏和世界创作(World-building)。在zzyw之外,漆贞贞目前是康涅狄格大学的教授,黄瓜是独立的设计师和软件开发者。两人均在2014年毕业于纽约大学的ITP研究项目。





/关于写作者/


常山山一个公共写作身份。关注当代艺术及文化时事,文章多为艺术评论/文学创作,文字曾发表于《典藏》杂志、ARTBBS、乔空间和LINSEED画廊展览图册,过往文字收录在微信公众号“未完成俱乐部”。

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ARTBBS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